撰文:羅東博愛醫院家醫科陳永昀醫師
審稿及修改: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謝錦桐醫師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COVID-19)自 2019 年 12 月從武漢開始流行,其後蔓延至全球。由於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複製過程中容易產生突變,因此陸續出現許多不同的病毒變異株。
由於傳染力特強的Omicron變異株傳入國內,造成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兒童族群因絕大多數尚未施打疫苗,因此兒童確診病例也隨之暴增。雖然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以輕症為主,但重症案例仍時有所聞。因此在這波疫情中,若孩子不幸感染,家長要如何及早辨別出警訊症狀以保護孩子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輕症和一般感冒相似,可能會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腹瀉等症狀。中度感染時可能引起肺炎,而重症時可能導致呼吸窘迫、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相較於成人,兒童的症狀較輕,無症狀感染及輕症佔絕大多數,但仍有少數兒童會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
若是孩子本身有慢性健康問題,例如早產、心肺疾病、神經疾病、糖尿病、肥胖等,這些都屬於重症的危險因子。近期更在兒童發現多起快速惡化為腦幹腦炎進而引起死亡的案例。故當孩子不幸感染時,家長們雖不用過度緊張,但仍需謹慎評估。
若確診幼兒出現以下警示症狀時必須立即就醫:
-
體溫大於41度
-
呼吸喘、胸悶、唇色或膚色發紺
-
持續頭痛
-
持續嘔吐
-
意識不清、昏睡、抽搐、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等神經方面症狀
-
無法進食、尿量減少、哭的時候沒有眼淚等脫水症狀
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後期表現方面,在兒童有一種特殊的發炎性疾病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C)。患者年齡的中位數約為九歲,在感染的 2∼6 週後再次發燒,並且有眼結膜發紅、口腔黏膜疼痛、手腳紅腫、皮膚起疹子等症狀,和好發於幼兒的一種血管炎川崎症相似。此疾病雖不常見,卻是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的嚴重併發症,會影響心臟功能,因此在家中小朋友急性期過後仍須留意上述情況。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爸爸媽媽要多提醒小朋友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個人衛生習慣。若小朋友有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宜在家休息避免上學,並且及時就醫,若小朋友年齡已達5~6歲以上,建議盡快接種兒童新冠疫苗。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家人,也建議盡早完整接種疫苗,並減少參與群聚的場合。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期待與大家共同努力,安然度過疫情。
若有需求,可透過羅東博愛醫院網路掛診「視訊特診」看診
時間︰週一至週五,下午 13:30-16:30
博愛視訊特診說明:https://reurl.cc/OAQx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