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媽媽怎麼了? 癌症病患子女的心理適應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我的爸爸、媽媽怎麼了? 癌症病患子女的心理適應

2024/08/12
  • 身心暨精神科 詹淨伃 臨床心理師
  • 189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2377

135084929_l_normal_none.jpg

當我們聽到「癌症」這個詞,即便未親身經歷,也能想像這是一個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巨大影響的壓力事件。
家中有爸爸或媽媽罹患癌症時,不僅是患者本身,連帶整個家庭的其他成員,特別是子女,也會面臨生活衝擊和心理適應挑戰。這次將針對這些挑戰,提供一些剖析,幫助各位家長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更好地理解、支持和照顧您的孩子。

父母親罹癌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難以預期,會對其目前生活、親子關係、未來發展等狀態造成威脅的壓力事件,孩子的生活可能會經歷以下幾個主要改變:


1.家庭生活與親子功能的調整:
爸爸或媽媽住院治療時,親子間可能會面對不得不分開的時候,原先的家庭生活習慣就必須得做出調整,或是孩子需要暫時託付給親友照顧,孩子就得需要去適應新的環境轉變。即使孩子處於一知半解的階段,仍然可能會因為父母罹癌而感受到家庭中存在著壓力或緊繃的氣氛,而產生不安的情緒感受。


2.難以滿足子女發展任務、親子角色的反轉:
父母親其中一人可能會因為患者的病情緣故需要提供更密集的照顧,難以兼顧原本的親職角色,而無法滿足在發展中孩子的身心需求。當家庭中有比較年長的孩子(例如,青少年)時,孩子可能會在家庭中承擔起父母原本的角色,照顧底下的弟妹、承擔家務工作,或是試圖表現出自己的堅強來鼓勵與癌症奮鬥的父母親,而減少原本可以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對於其青少年的發展任務(透過與同儕相處建立自我認同)就會受到影響。此種親子角色反轉的狀況,有時會讓父母覺得孩子長大、變成熟了,但同時也可能因此忽略掉孩子本身的情緒與心理發展需求。


3.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
癌症伴隨的潛在死亡威脅或是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副作用等等的不良反應,可能會讓孩子對家庭完整性及未來的變化感到威脅感與壓力。知道父母親罹癌的事實或是此癌症具有家族遺傳性,可能也會讓孩子認知到自己是罹癌的高危險群,而出現對於未來罹病的焦慮或是重新思考人生規劃。

那麼,當父母罹癌,孩子通常會有什麼反應或是如何因應呢 ? 孩子可能會詢問與癌症相關問題、主動搜尋癌症相關資訊、關心讓父母親情緒低落的原因、關心自己與兄弟姊妹的身體健康、承擔家事或照顧弟弟妹妹、轉移注意力或維持跟過去相同的行為表現等;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拒絕與他人談論癌症相關的話題、在腦袋中不斷重複想著癌症相關的事情時,容易引發情緒調適的困難。


面對如此重大的壓力事件,當孩子不適應時通常會有下列反應:
✓ 抱怨身體不適、頭痛、肚子痛等
✓ 情緒困擾(情緒低落、憂鬱、焦慮、變愛哭)
✓ 睡眠改變(入睡困難、睡眠中斷、多惡夢)
✓ 自尊改變或低自尊
✓ 學業表現改變(成績突然變得比原本差)
✓ 問題行為(與同學產生衝突、攻擊他人、傷害自己)
✓ 社交互動改變(變得沉默寡言、退縮、不理會他人…)

 

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學齡前、學齡期和青春期)反應上會有不同:
✓ 
幼兒園階段或年齡相對較小的孩子可能因為父母罹癌後身體外觀的改變,擔心父母的生存、害怕被拋棄等對於家庭完整性存續的擔憂。
學齡階段(國小)的孩子則相對關注父母罹癌對「自己」的影響,例如,那之後自己被欺負或遇到困難了該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容易經歷情緒困擾或更多複雜的親子關係議題。

 

值得留意的是,研究發現在因應父母罹癌的壓力上,有性別差異的存在。女孩會有較高程度的焦慮、憂鬱情緒,更容易表現出害怕、退縮、敵意或拒絕的行為,傾向聚焦在情緒上而不停反覆思索、也因此容易產生自我傷害行為。男孩則是更容易生氣、感到麻木、有較高比例的破壞性行為,或是傾向做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然而壓力調適並非僅有不好的結果,當孩子能有效駕馭父母罹癌的壓力時,也可能出現以下正向反應:

敏感度及同理能力的提升
個人自我成長
自我價值感提升

 

面對孩子壓力調適過程,
父母親本身罹癌的類型、嚴重度
罹癌病程長短
對癌症治療的反應
癌症治療副作用
父母本身在癌症疾病調適的表現等,都會影響孩子生活及情緒的適應。


當父母親因為罹癌而產生明顯焦慮、憂鬱情緒困擾,或合併有難以維持親職功能,此時父母本身已經自我調適困難、難以顧及或維持對孩子需求的敏感度,連帶降低對孩子安全感需求的回應。
由此可知,如何讓孩子能更有效地調適父母罹癌的壓力-好好安頓自己的身心與照顧孩子的情緒需求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協助孩子調適父母罹癌的壓力,以下有幾點方向與建議:
1.保持開放的溝通: 讓孩子了解基本的病情,包括治療進展,但避免過度分享可能引起恐慌的信息。
2.維持家庭日常: 盡量保持家庭生活的日常節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穩定性。
3.尋求社會支持: 利用社會資源,例如,尋求心理治療和家庭支持機構,幫助孩子和家庭共同面對困境。
4.關注孩子的情緒: 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關心和支持,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我們深知這段時期對於每個家庭成員都是一個挑戰,但通過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讓他們在這段困難的旅程中找到力量與希望。
後續也會有文章與各位分享如何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理解「父母罹癌」這件事情。

 

『關注、理解並積極應對是幫助孩子度過這段艱難時期的關鍵!』

 

羅東博愛醫院的癌症醫療團隊秉持著『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護理念,
不僅重視癌症病友,也同樣關懷著癌友家屬與孩子們!
本院在民國113年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推行「慈悲關懷社區計畫」,
將「免費」提供癌友家屬心理諮商服務!
對象:於本院治療癌症(初診斷、治療中、復發、安寧)病友之家屬
➢5~18歲幼兒、兒童、青少年,家人罹癌後出現上述相關行為或情緒適應困難

➢家長對孩子疾病告知相關諮詢

➢>18歲成人,家人罹癌後相關心理調適或困擾


詳細資訊請洽詢本院臨床心理師 詹淨伃 (03-9543131分機3766)


參考資料:
林青蓉、王碧華、楊翠雲、黃君瑜(2013) 癌症病患之子女的生活衝擊與適應,台灣醫學,17(2),2013。
Su YH, Ryan-Wenger NA(2007). Children's adjustment to parental cancer: a theoretical model development. Cancer Nursing 2007,30,362-81.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