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微創正前開髖關節手術 術後康復大躍進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新式微創正前開髖關節手術 術後康復大躍進

2022/11/07
  • 新聞報導
  • 4,833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1706

髖關節一旦損壞,無法走路,生活自理便成問題。造成髖關節病變的原因多與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股骨頸骨折等因素相關,且一旦經保守治療無效之後,通常必須考慮手術治療,以置換人工髖關節來換取再度自由行走的機會。

目前髖關節置換手術又分為:「前外側開」(Anterolateral Approach)、「後側開」(Posterior Approach) 與「正前開」(Direct Anterior or Anterior Supine Approach)等三種手術方式,分別代表手術進行時,從髖關節的前外側、後外側與正前方,劃開傷口進行治療的三種路徑。

 

從髖關節正前方進行的置換手術已蔚為主流,關鍵原因在於其可完全保留肌肉與肌腱,病人術後當天即可下床。
從髖關節正前方進行的置換手術已蔚為主流,關鍵原因在於其可完全保留肌肉與肌腱,病人術後當天即可下床。

依目前髖關節手術的進步,上述無論是那一種手術方式都有足夠的安全性,且術後多半一星期左右就可辦理出院,但隨著病人對於術後縮短復原時間的需求增加,在歐美國家, 從髖關節正前方進行的置換手術已蔚為主流(即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關鍵原因在於其手術方式是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進入髖關節,可完全保留肌肉與肌腱,幾乎術後當天就可以下床,且患者平躺進行手術,可以準確掌握病人雙腿長度,避免術後長短腿的後遺症;加上正面手術,更容易確認置入人工髖關節的位置與正確性,同時也較容易確保手術的成功率,讓病人術後不僅傷口小、疼痛少、復原更快,也降低日後脫臼的風險。

 

除了採用創新的手術術式,羅東博愛醫院在傳統復健之外,也導入術後冷循環壓縮治療,運用冷療效果與主動壓迫技術,幫助病人有效緩減術後的急性疼痛腫脹,同時搭配床邊智能機器人復健,幫助關節置換手術後的病人提早下床、及早熟悉使用人工髖關節恢復行走。創新手術配合術後立即復健照護,將有利於幫助病人盡早恢復原有的生活品質。

 

病人術後恢復快,術後立即復健照護,幫助病人盡早恢復生活品質。
病人術後恢復快,術後立即復健照護,幫助病人盡早恢復生活品質。

羅東博愛醫院111/10/22舉辦「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DAA)」網路研討會,由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韓步禹主任分享經驗,並透過視訊連線,親自在手術室現場中示範手術,再由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楊傑思醫師與美國科羅拉多州著名骨科醫師Prof. Charlie C. Yang於線上同步解說過程,精彩的大師對談與手術技術分享,讓與會醫師留下深刻印象。

 

韓步禹主任在研討會上的手術示範深獲Prof. Charlie C. Yang的讚賞,韓步禹主任指出,2020年,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鄭彥文醫師偕同台北榮民總醫院楊傑思醫師共同完成第一例手術後,當年已正式引進「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兩年內羅東博愛醫院已完成近百例相關手術病例,病人滿意度相當高。

 

目前健保補助的人工髖關節,使用年限約10~15年,搭配「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可幫助病人輕鬆移除病痛、提早恢復健康的步行習慣。

骨科韓步禹主任(右一)、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楊傑思醫師(右二)與美國科羅拉多州著名骨科醫師Prof. Charlie C. Yang(左一)共同舉辦「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DAA)」網路研討會
骨科韓步禹主任(右一)、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楊傑思醫師(右二)與美國科羅拉多州著名骨科醫師Prof. Charlie C. Yang(左一)共同舉辦「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DAA)」網路研討會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