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醫院、踏進社區 小兒科張雲傑醫師解讀青少年身心健康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走出醫院、踏進社區 小兒科張雲傑醫師解讀青少年身心健康

2024/04/30
  • 公關企劃部
  • 259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2454

「青少年的醫療照護,是在累積三倍紅利。」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醫師張雲傑,今年2月起來到羅東博愛醫院擔任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他表示,青少年身心發展健全大大影響往後人生,因此青少年醫療可說是全人醫療。走出醫院、踏進社區接觸有需要的青少年與家庭,是他的理想,來到宜蘭推廣社區醫療、貢獻專業是重要一步。

 

非典型兒科醫師 關注青少年照護議題

10-24歲的青少年時期,掌管思考與決策的腦前額葉正經歷一連串的發展與成熟,此時生活中也正面臨同儕、手足、家庭、社會等各種情境交錯,影響生理與心理,是人生中重要的發展階段。

 

小兒科大多專注12歲以下兒童健康醫療,青少年相關議題與照護成為現今兒童青少年健康照護較為薄弱的環節。張雲傑醫師專業雖為兒童腸胃科,但2015至2016年間毅然決定赴美進修青少年醫學,學成歸國後期待能補足醫院與社會所欠缺青少年健康照顧的這一角。

 

「國中生說肚子痛不想上學,是真的身體不舒服嗎?」「兒童肥胖其實是關係到整個家庭生活型態的問題!」張雲傑醫師擅長以青少年生理症狀,探索背後是否有心理情緒的因素存在。在診間中透過對話,讓家長理解、同理青少年的每一個動作與想法。

 

「青少年的翻譯者」 盼重塑家庭支持系統

曾有少女與媽媽一同來到診間,在媽媽面前對張雲傑醫師有問必答,但在媽媽離開後,少女才大大鬆一口氣。張雲傑醫師表示,青少年正處於多嘗試表達自己意見與社會化的階段,常常已學會觀察、體察外在反應,用大人期待的方式來回應社會,卻沒有足夠力量來為自己的看法説明清楚。此時他們的需求更需要被看到,雲傑醫師將自己定位為「青少年的翻譯者」,期望能以中立的角色,用溝通對話來化解青少年與家長之間的差異與衝突。

 

現今社會上,青少年身心問題屢見不鮮,張雲傑醫師認為,問題關鍵在支持系統的穩固。在這個需要家庭給予安全與陪伴的年紀,若是家長忙於工作、以3C產品取代互動溝通,青少年在現實世界找不到支持,就只能往外探尋甚至在網路上、同儕間「取暖」,成為現今許多青少年憂鬱、網路成癮、犯罪等問題發生的可能因素。

 

「青少年來不了醫院,那就換我走出去!」張雲傑醫師過去幾年的時間,走進校園到慈濟中學當校醫,了解學生需求並給予適當評估與轉介。今年度來到宜蘭羅東博愛醫院,預計走進大學、社區,持續與青少年接觸、提供專業醫療與協助。

(%E9%80%99%E5%BC%B5%E5%BE%88%E8%AE%9A!)%E6%AF%8F%E5%B9%B4%E7%9A%84%E5%AD%B8%E7%AB%A5%E5%81%A5%E6%AA%A2%EF%BC%8C%E6%95%99%E8%82%B2%E9%83%A8%E9%87%9D%E5%B0%8D1%E3%80%814%E3%80%817%E5%B9%B4%E7%B4%9A%EF%BC%8C%E5%9C%A8%E5%AD%B8%E7%AB%A5%E5%81%A5%E6%AA%A2%E7%A9%BA%E6%AA%94%E7%9A%84%E9%96%92%E8%81%8A.jpg

每年的學童健檢,教育部針對1、4、7年級,在學童健檢空檔,張雲傑醫師親切與孩童們互動

1130425%E5%AE%9C%E8%98%AD%E5%A4%A7%E5%AD%B8%E5%B0%8F%E5%85%92%E7%A7%91%20%E5%BC%B5%E9%9B%B2%E5%82%91%E9%86%AB%E5%B8%AB_240429_1.jpg

張雲傑醫師將走進大學、社區,持續與青少年接觸、提供專業醫療與協助

20250219%20%E6%B8%9B%E9%87%8D%E5%AE%98%E7%B6%B2_%E5%85%92%E7%A7%91%20%E8%AB%AE%E8%A9%A2BANNER.jpg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