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勝有聲! 乳癌病友體驗正念:「比睡一覺更放鬆!」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無聲勝有聲! 乳癌病友體驗正念:「比睡一覺更放鬆!」

2024/10/12
  • 新聞報導
  • 551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2498

乳癌威脅女性健康,全台每年有超過一萬六千名新診斷個案。十月是乳癌防治月,羅東博愛醫院安排一系列正念療癒活動,帶領乳癌病友練習瑜珈、伸展、緩步體驗,讓癌後生活能久違地真正放鬆充電。

「罹癌後,每一天都是挑戰。」55歲黃女士10年前罹患乳癌,手術切除雙乳後病情一度好轉,怎料去年再度復發。她重新開始接受化療,忍受掉髮、疼痛、噁心等副作用。

除了每周必須回診,同時也須面對家庭生活壓力、親朋好友的詢問關切,讓她十分疲累。10月5日她參與羅東博愛醫院舉辦的乳癌防治月一日正念活動,在陳定南紀念園區舒適開闊靜謐的室內空間中,進行6個小時的正念減壓練習,她專心配合老師的指示做瑜珈、伸展肢體、沉澱心情,在呼吸吐納間,她感受到比睡眠更深層的放鬆。

她表示,自己是首次接觸正念活動。當天一早仍焦慮、擔心即將而來的治療,但當進入正念課程,全身專注力放在每個動作上時,似乎感覺不到身體疼痛及心理的焦慮,6小時轉眼即逝。

 

乳癌名醫:正念減壓 是多元醫療照護一環

「正念並不只是關注正向思維,而是要活在當下,透過覺察、冥想、瑜伽等方式,達到身心平衡。」10/5第一場次的乳癌防治月一日正念活動上,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也到場。張金堅教授對活動表示肯定,他認為,正念減壓能幫助病人提升生活品質,減少壓力、增強自信。這正與醫療照護中的「全程全人全方位照護」理念相契合,是多元化照護的一部分。

羅東博愛醫院乳癌治療團隊召集人葉顯堂副院長,也帶領張金堅教授、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的理事長潘怡伶、秘書長陳渃晴及陳定南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仁杰,了解羅東博愛醫院對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的努力。

葉顯堂副院長表示,醫療人員不斷投入了大量資源和心力,在醫療上尋找更好的治療方式,例如藥物或手術,以提升病人的預後結果。但其實,還有許多方法能幫助病人改善身心健康,減少疾病威脅。生活型態的改變對疾病的防治效果並不亞於藥物或手術。

 

從員工到病人! 羅東博愛醫院推動正念已5年

羅東博愛醫院近年將正念減壓納入健康促進工作的一環,除了身心暨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等專業職能領域工作者投入正念,不少院內員工也自發進修成為正念種子教師。歷經近5年積累,今年度院方開始將正念推廣至病人身上,疼痛門診病人、乳癌病友率先受惠。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的理事長潘怡伶認為,現在的乳癌病人年齡層越來越低,對年輕病人來說,除了治療本身之外,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如何面對復發和轉移也是一個重大挑戰與壓力。要在治療後保持愉快的生活,正念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女性罹癌症以乳癌為最多數,發生率長年居首,羅東博愛醫院每年皆有超過200名乳癌新診斷個案。但隨醫學進展,罹癌後的存活率也提高很多,因此除了提升治療量能,羅東博愛醫院長年亦持續關注乳癌病友癌後生活品質,期望帶領癌友重新建立適宜的生活型態,在治療疾病過程中,學會與癌共存。

2024年乳癌防治月尚有兩場一日正念體驗活動,專業正念老師全程引導動靜態動作,讓參與者將身心都平復、回歸自我,歡迎癌友及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十月乳癌防治月,羅東博愛醫院安排一系列正念療癒活動,帶領乳癌病友練習瑜珈、伸展、緩步體驗,讓癌後生活能久違地真正放鬆充電。
十月乳癌防治月,羅東博愛醫院安排一系列正念療癒活動,帶領乳癌病友練習瑜珈、伸展、緩步體驗,讓癌後生活能久違地真正放鬆充電。

 


【2024年10月份一日正念活動】

活動對象:乳癌病友及其家屬、醫護人員、其他癌症病友、一般民眾。

活動費用:免費參加。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jyemVm
活動地點:陳定南紀念園區

活動日期:

  • 2024年10月20日(日),上午10:30至下午15:00
  • 2024年10月27日(日),上午10:30至下午15:00
2024年乳癌防治月尚有兩場一日正念體驗活動,專業正念老師全程引導動靜態動作,讓參與者將身心都平復、回歸自我,歡迎報名參加。
2024年乳癌防治月尚有兩場一日正念體驗活動,專業正念老師全程引導動靜態動作,讓參與者將身心都平復、回歸自我,歡迎報名參加。

 


新聞報導

聯合新聞網

蕃薯藤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