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憋尿少喝水 藍領族留意泌尿道結石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炎夏憋尿少喝水 藍領族留意泌尿道結石

2019/06/14
  • 林弋筑醫師
  • 1,084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286

台灣時序開始進入炎夏,長期在外頭曝曬、辛苦工作的藍領族,若是流汗加上少喝水,容易被泌尿道結石找上門;泌尿道結石會造成腰腹悶痛不適,提醒民眾,平時水分攝取要足夠,飲食也應少肉多菜,避免高鹽,才可避免結石產生。

泌尿道結石占泌尿外科門診量至少7成,依據研究,一般民眾的盛行率約10至15%,男性發生率約是女性的2至3倍,40至60歲為好發結石的高峰期。在台灣,7月到9月最盛行,工人、廚師等長期流汗且在高熱環境之下工作的族群,比較容易產生結石。

炎夏到來,在外工作的勞工應適時補充水分,避免泌尿道結石找上門。
炎夏到來,在外工作的勞工應適時補充水分,避免泌尿道結石找上門。

人體的泌尿道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構成。血液在腎臟過濾產生尿液,經由輸尿管輸送到膀胱,再經尿道排出體外。尿液如果濃度太高就會在腎臟形成結晶,結晶接著被其他物質附著就會形成結石。

常見來泌尿科就診的結石病患,結石位置多是位於腎臟和輸尿管,且以輸尿管結石居多數。最常見的症狀是腰痛,但是隨著結石阻塞的部位不同,也會有其他症狀;比較接近腎臟的結石會延伸到下腹部,肚子就會有悶痛感;如果越接近膀胱,則會影響到男性陰囊附近,或是女性陰唇周邊不適;如結石掉到膀胱,則會造成頻尿或是解尿不順等症狀。

結石的治療方式目前多以體外震波碎石或是內視鏡手術處理。若是結石較小,也可以考慮多喝水,並以疼痛治療的藥物做保守治療。無症狀的腎臟結石則可以考慮定期追蹤。研究指出,發生過結石的病患在未來10年內會有50%機率還會再發生,所以建議病患仍要定期回泌尿科門診追蹤。

 

若要預防結石生成,水分攝取要足夠,維持尿液顏色盡量清澈,不要濃縮或偏黃;飲食方面則要避免高鹽及過多肉類的攝取,多吃蔬菜及多多運動,但是在運動之後要記得多補充水分。

文章登載於自由時報健康網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