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發生後4.5小時內的急救,決定了後續治療效果,也因此發病後分秒皆關乎患者的生命與未來。羅東博愛醫院日前舉辦「宜蘭縣急性腦中風照護研討會」,邀集緊急照護網絡的每一份子共商流程與制度,盼持續提升宜蘭地區急性腦中風緊急照護網絡的效率與品質,院長王文斌表示,資源整合能為病人爭取更多救護時間,「為腦中風病人1秒也要爭」。

整合醫療與消防資源 打造宜蘭救護通道
隨醫療進展,腦中風治療與術後復健技術不斷革新,大幅改善預後也降低致殘率,不過,中風發病後在黃金時間內將病人送到院,才是一切治療成功的前提。羅東博愛醫院連續5年舉辦宜蘭縣急性腦中風照護研討會,除自家醫師,還包含宜蘭縣另二間區域醫院羅東聖母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及宜蘭縣消防局等救護專責單位也同時與會,雙和醫院、新北市消防局則深入分享新北救援經驗。
五年前宜蘭縣效法「新北經驗」成立腦中風緊急聯合照護網,拯救無數生命,當時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陳龍副院長為背後重要推手,不吝分享雙和醫院運用分級醫療與資源共享的方法,助宜蘭縣打造即時且高效的救治機制。陳龍副院長今也現身肯定宜縣的努力,他表示,為腦中風病人開闢暢通的「綠色通道」有其必要,縮短從發病到接受血栓溶解或取栓治療的時間,能提升治療成效,降低後遺症與死亡率。

臨床技術與制度整合雙軌並進 共築韌性醫療系統
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診斷科邱則誠醫師與神經內科吳旻陽醫師,於會中分享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方法。邱則誠醫師指出,若能在黃金時間內到院,不僅動脈內機械取栓術成功率高,更能將血栓移除後再灌流,併發症風險相對較低;吳旻陽醫師則表示,靜脈血栓溶解劑能恢復腦部血流,在第一時間搶救腦細胞,可減少永久性神經功能缺損。


研討會上各單位專家相互分享腦中風照護經驗,並展開透過跨區域、跨單位的專業對話,期盼攜手為宜蘭縣民共築更具韌性與效率的腦中風急救醫療系統。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王文斌強調,羅東博愛醫院致力於提升醫療技術、同時積極促進實務經驗的交流與制度的整合,在網絡中扮演火車頭的角色,盼能應用於縣內每一例腦中風個案,讓每位不幸因腦中風倒下的病人都有機會被拯救續命。
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