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次重大車禍,宜蘭黃女士撞碎半邊臉,也撞碎了本來平靜的日子。年近60的她開啟漫長的重生之路,來回出入羅東博愛醫院住院、重建手術與矯正,沒想到,一次次矯正的同時,她的內心也隨著修復過程逐漸堅強,成為比過去更勇敢的鋼鐵女人。
6年前某一日,黃女士如往常騎車外出,正當要返家,靠近紅綠燈時,她卻遭後方來車追撞,衝擊力道將她拋起,臉部撞上交通號誌桿,左邊臉部嚴重粉碎性骨折、眼眶破裂。她被緊急送往羅東博愛醫院,一度被醫師告知左眼可能會失明。在整形外科醫師6次手術修復下,黃女士面部傷勢逐漸重建,幸運保住了視力,但面容已經跟原先不再一樣。
車禍撞碎半張臉 人生跌入迷霧
在面部重建手術進行至一個段落後,黃女士在醫師的轉介下開始至牙科評估後續處置。牙科初診時,黃女士的臉上佈滿焦慮與害怕,就像一隻受傷的小動物,手裡拿著許多資料,眼睛還戴著保護眼罩。她的上下顎嚴重歪斜,舊的下顎假牙已破裂不堪使用,部分上顎骨粉碎,下顎也錯位至左側。羅東博愛醫院牙科部贋復補綴科主治醫師葉昭孝在檢視診斷過後,建議黃女士進行正顎手術或矯正治療。
正顎手術能夠將下顎錯位一次改善,矯正則是透過金屬矯正器將牙齒緩慢挪移歸位。但由於黃女士已經歷多次臉部重建手術,對再次動手術感到抗拒。經過了半年的猶豫,最終決定進行牙齒矯正,開始配戴牙套。
將舊的假牙拆除、進行根管治療、換上臨時假牙、打上骨釘、配戴金屬矯正器緩緩將牙齒位移。初期,葉醫師先為黃女士裝上臨時假牙,恢復初步外觀,讓她可以自信地進行社交活動。葉昭孝醫師坦言,要以矯正改善大幅度下顎歪斜、將齒列回歸整齊,並不如想像中容易,但他仍決定透過矯正以及重做多顆全瓷冠牙套,盡力在可移動範圍內將能力最大化,幫助黃女士。
3年過去,去年9月,黃女士正式拆下矯正器,矯正完成畢業了!在牙齒矯正和重建的過程中,黃女士非常配合,每個月固定回診調整。葉昭孝醫師回顧這段過程,他表示黃女士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康復,更是一段心靈脫胎換骨的歷程。
3年矯正期間 療身也療心
矯正需要長時間密集回診調整矯正器,黃女士與葉昭孝醫師因此有了許多診間內談話的時間。一次次的回診中,黃女士鉅細靡遺地談及自己的病程、治療心情、目前正經歷的治療,葉昭孝醫師則扮演用心聆聽的角色,看診時間常比預期還要久。
透過談話,黃女士逐漸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遭遇,情緒也從原本的內向悲傷,漸漸恢復活力。一開始治療只求恢復口腔正常咬合與發音,到後期矯正階段,黃女士開始詢問牙齒的顏色、長短能不能更整齊、外觀能不能更美觀。葉昭孝醫師發現,從追求「有」到追求「好」,從追求功能到追求美麗,黃女士生命逐漸飽滿,慢慢重回原本開朗、熱愛生活的性格。
葉昭孝醫師回憶,黃女士曾向他分享自己受傷初期,「人生好像陷在一片迷霧當中,不知道接下來的路在哪裡」,但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她不斷告訴自己自己要努力,不放棄任何治療的機會。不希望自己的未來過得辛苦,所以她現在努力接受任何可能治療,努力尋求能讓自己更好的方法。
燦笑拍畢業照 醫師也被療癒了
選擇慢慢完成矯正治療的時間很長,但也如同一趟長程療心之旅。牙齒逐漸歸位,黃女士也逐步接受自己。回想最後一次的治療看診的時光,葉昭孝醫師說,儘管臉部與未受傷前相比仍有差異,但她已恢復自然,甚至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她對現在的外觀非常有自信,即使合照也不需要墨鏡遮掩。黃女士已經完全接受現在自己的容貌,臉上能綻開自信滿意的笑容,兩人合影一張畢業照作為紀念。
葉昭孝醫師感嘆,看到黃女士的笑容很難想像她的人生經歷那麼多辛苦與挫折。儘管笑容後面顱骨是滿滿金屬支架與骨釘,但黃女士仍說自己很幸運,眼睛視力沒有失去,反而一步步恢復,眼睛有些大小不一,但眼神卻是清澈的。從最初的擔憂與沮喪,害怕自己將失去視力,到後來的積極面對,黃女士展現出無比的勇氣與毅力。
「身為醫療團隊,可以幫助病友是與有榮焉的。過程辛苦但得到最後令人滿意的成果,我非常替她開心,也更堅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病人為我帶來心理上的回饋價值,感動不可言喻。」葉昭孝醫師說,黃女士的正向心態轉變,讓她從人生的困境中重新站起來,這段重生的歷程,值得為更多人所知。黃女士的故事激勵了他,讓他覺得醫療服務非常有意義,希望透過黃女士的故事告訴大家,只要努力,很多事情都有可能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