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曾因孩子過於好動、專注困難,或經常衝動而感到疑惑與擔憂?
其實,這些行為在成長過程中相當常見,但若已明顯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或人際關係,就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性疾患,主要表現包括:
- 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心聽講、容易分心、經常忘東忘西等。
- 過度活躍:坐不住、活動量大、常常跑跳或攀爬等。
- 衝動行為:搶答、打斷他人談話、缺乏耐心、難以等待等。
四歲以下幼兒的診斷注意事項
為什麼診斷困難?
- 幼兒之間行為差異極大。
- 「好動、專注時間短」常屬正常發展,不宜過早貼上 ADHD 標籤。
行為的普遍性
幼兒因腦部尚未發育完整,加上天生充滿好奇與活力,因此活躍、注意力容易分散大多屬於正常發展現象。診斷時需考量行為的頻率、持續時間與嚴重程度,並與同齡兒比較。
全面性評估
幼兒的異常行為可能來自其他因素,例如:
- 情緒問題:焦慮、分離焦慮
- 發展遲緩:語言或認知落後
- 感覺統合困難:對刺激反應過強或過弱
- 生理因素:睡眠不足、營養失衡、視力或聽力問題等
多面向資料收集
單一觀察不足以診斷,建議蒐集:
- 家長觀察:孩子在家、外出或與手足互動的行為紀錄
- 老師或照顧者回饋:孩子在幼兒園或托育機構的表現
- 專業發展評估:認知、語言、動作等檢測結果
避免過早貼標籤
過早診斷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焦慮與壓力。建議先進行環境調整與行為觀察,若問題持續影響生活,再尋求專業協助。
ADHD 診斷標準(依 DSM-5)
ADHD 可分為三種類型:注意力不足型、過動/衝動型、混合型。
診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 症狀持續性: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症狀持續 ≥ 6 個月,且與同齡兒童相比明顯不符發展水準。
- 症狀數量:至少 6 項
- 出現年齡:症狀在 12 歲以前出現。
- 情境廣泛性:症狀需出現在兩個或以上的場域(如家庭、學校、社交場合)。
- 功能影響:症狀造成學業、人際或日常功能的顯著困擾。
- 排除原則:必須排除其他精神疾患或醫學狀況。
診斷與注意事項
- 並非所有好動或不專心的孩子都是 ADHD,必須由兒童心智科或小兒神經科醫師評估。
- 診斷依靠臨床訪談、病史、父母及老師的問卷與觀察,而非單一測驗。
- ADHD 常合併 學習障礙、焦慮症、對立反抗疾患等問題。
- 早期發現與介入能顯著改善孩子的學習、人際與生活品質。
家長能做什麼?
- 建立規律作息:維持穩定的睡眠、飲食與活動,並避免高糖與含咖啡因飲食。
- 提供清楚指令:用簡短明確的語句,一次只交代一件事。
- 減少分心刺激:減少過多玩具或電子產品,營造專注環境。
- 給予正向鼓勵: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立即讚美與獎勵,強化正向行為。
- 尋求專業協助:若有疑慮,建議諮詢兒童心智科、兒童神經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
治療方式
ADHD 的治療強調多面向整合,主要包含:
- 藥物治療
- 常用藥物:中樞神經刺激劑(如 Methylphenidate)與非刺激劑(如 Atomoxetine)。
- 藥物能改善專注力與衝動控制。
- 需由專科醫師評估並追蹤副作用(如食慾下降、入睡困難、血壓心跳變化)。
- 行為與心理治療
- 行為矯正:透過獎勵制度建立正向行為。
- 親職訓練:協助父母建立一致且有效的教養方式。
- 社交技巧訓練:幫助孩子改善人際互動。
- 學校支持與環境調整
- 教師可協助調整座位、分段作業、增加提醒與結構化教學。
- 必要時可透過特殊教育資源提供支持。
- 生活方式調整
- 維持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
- 適度運動,有助於專注與情緒調控。
- 減少高糖與含咖啡因飲食。
參考資源
-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ADHD 衛教資訊與資源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2019).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DH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44(4), e20192528.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2018).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NICE guideline [NG87].
- Biederman, J., & Faraone, S. V. (2005).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The Lancet, 366(9481), 237–248.
- Egger, H. L., & Angold, A. (2006). Comm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3-4), 313–337.
- Wolraich, M. L., et al. (2019).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DHD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4–6 years). Pediatrics, 144(4), e2019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