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真的會聽故事嗎?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新生兒,真的會聽故事嗎?

2020/06/02
  • 吳淑娟醫師
  • 1,934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660

許多兒童發展學者已建議家長,從寶寶出生後就可以開始念故事書給寶寶聽。

國健署自2018年起也將「親子共讀」納入母嬰親善醫院衛教項目。但剛開始遭到許多人懷疑:新生兒會聽故事嗎?聽得懂嗎?

對第一個問題,新生兒會聽故事嗎?新生兒當然會「聽故事」,因為家長們在準爸媽階段都會開始和胎兒寶寶講話,對新生兒而言,爸爸媽媽「講故事」的聲音是從胎兒期就一直聽的熟悉聲音,新生兒當然能「聽故事」!

第二個問題,新生兒聽得懂故事嗎?新生兒不會表達,但許多學者對新生兒發展也非常感興趣,已經從科學研究來了解新生兒是否「聽得懂」故事。

 

胎兒寶寶,已經能分辨媽咪的聲音

早在1980年代,學者們就觀察到才剛出生的新生兒就對自己母親的聲音特別有反應,後續的研究發現,從胎兒32-34周開始,就有約一半的胎兒在聽到媽媽的聲音和陌生人聲音時,會產生不同心跳速度的反應,而足月出生前的胎兒,則有約80%對媽媽的聲音已有反應,顯示胎兒期已經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

這種能分辨「媽媽聲音」的本能對新生兒到底有多重要呢? 2011年學者發表的一篇新生兒腦部研究論文證實,母親的聲音能夠激活新生兒大腦的語言學習區,但其他女性的聲音無法有此刺激功能。

2011年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研究者,讓16個出生不到一天的新生兒在睡著時戴著一頂可偵測腦電波的儀器帽子,然後請新生兒的母親在寶寶身旁發「a」的長音。接著換女護理師在寶寶身旁重複發出同樣的音。經由分析發現,才剛出生的新生兒即便在熟睡時,媽媽的聲音可以明顯的激活寶寶左半大腦,特別是和語言處理以及語意理解的區域有明顯的活性。然而當護理師發音時,寶寶腦部被激活的主要是右邊大腦辨識聲音的區域。


媽媽的聲音,是新生兒聽懂的「語言」

這個發現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寶寶才剛出生還不認識誰是媽媽,只聽過媽媽的聲音,但從寶寶聽媽媽聲音所引起的腦部活性反應來看,寶寶已經將媽媽的聲音當成有意義的語言,但護理師的聲音,對新生兒寶寶則是陌生的聲音,所以雖然有「聽」到,但只是一般聲音而已,並無特別意義。此結果顯示,新生兒聽得懂媽媽的聲音,且媽媽的聲音對新生兒而言,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聲音「語言」。

媽媽的聲音,第一次經由先進的腦科學方式被驗證,證明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媽媽的聲音如此特別,甚至可激發腦部日後語言學習發展的重要區塊。

「媽媽的聲音」如此重要,彷彿是啟動寶寶語言發展的鑰匙,既然準媽咪階段就能開始講話唸書給胎兒寶寶聽,寶寶出生後,更可以持續透過寶寶熟悉的聲音,讓寶寶感受到媽咪的愛。

也許大家還會懷疑,新生兒父母照顧寶寶已經很累很辛苦了,還有時間講故事嗎?

其實,寶寶要聽的不是「故事」而是「爸媽講話的聲音」。每次幫寶寶換尿布、穿衣服、洗澡、餵完奶拍嗝時,或是哄寶寶入睡、安撫寶寶情緒時,原本就是家長很自然會和寶寶講話的時候,只是這些日常的互動,家長講出的詞語可能都差不多,也不一定有特別的情感。

但若家長平常能習慣花個5-10分鐘抱著還不想睡的寶寶,唸故事書或看圖講話,就能輕鬆的講出豐富的詞語和自然表露出情感,家長講習慣了,還能增加口語的豐富度!因此,講故事這樣的親子互動,其實並不需要額外花費時間或力氣,也不需要擔心講得好不好,因為只要爸媽願意開始講,寶寶就愛聽!

從今天「啟」,挑一本好玩的童書,開始跟寶寶一起看圖講故事吧!

文章登載於媽媽寶寶雜誌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