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陳小姐小時候曾因左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接受石膏固定矯正,但成年後仍常感覺左側鼠蹊部隱隱作痛。近年來因為工作需要久站久走,左側鼠蹊部的疼痛加劇,且痛感一路延伸到膝蓋,造成左下肢疼痛無力,走路必須一拐一拐跛行前進,終於在無法忍耐的情況下,前往骨科門診尋求協助。
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醫師張之嚴透過理學及影像檢查,發現陳小姐的疼痛原因來自於「髖關節發育不良」,使得陳小姐成年後髖關節不敷使用,提早出現退化跡象;所幸尚未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否則將讓治療更趨複雜化。在與陳小姐討論後,張之嚴醫師決定以「髖關節截骨矯正手術」為其治療,以延長陳小姐的髖關節使用年限、降低未來嚴重退化需要動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機率。
髖關節的重要組成包含髖臼與股骨頭,如果早期發育不良,股骨頭可能會脫出、偏離正常位置,並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使病人在中壯年時期就必須面臨選擇接受截骨矯正手術或是置換人工髖關節,以確保未來的正常生活。
張之嚴醫師表示,髖關節截骨矯正手術若能夠在12~40歲之間進行早期診斷,透過改變病人髖關節的異常結構再以鋼釘固定、重塑髖關節功能,能夠使髖關節活動時的壓力減少、軟骨磨損率降低。不但可解決病人的疼痛,也同時保有病人原本的髖關節。
張之嚴醫師承臺大醫院骨科權威王廷明教授,此次為陳小姐手術,為宜蘭縣內首例。本月(8/1)王廷明教授協同台大骨科李嘉哲醫師親臨指導交流,手術順利完成,對於透過手術恢復原有生活,陳小姐充滿期待,也慶幸能及早接受治療,沒讓疾病越拖越嚴重。
張之嚴醫師強調,手術完成後,病人雖然必須等待3個月讓骨頭癒合後才能負重行走,但病人術後隔天即可持助行器下床走路,且痊癒後可完全恢復髖關節功能,也不會有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可能會有的感染、磨損、脫臼與再置換等問題。目前成人髖關節截骨矯正手術已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將提供更多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成年患者更好的手術治療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