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新突破 男術後即可下床恢復力驚人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新突破 男術後即可下床恢復力驚人

2020/11/23
  • 公關企劃部
  • 43,357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876

宜蘭一位68歲簡姓男子因髖部疼痛造成跛行至羅東博愛醫院骨科就醫,經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且有髖臼磨損。經醫師建議須進行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確保日後行走無虞。簡姓男子本月初(2020/11)完成「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後,當日即可下床活動的術後成果,讓病人與家屬十分驚訝,也顛覆了過往對髖關節手術的印象。

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鄭彥文醫師表示,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經由大腿外側或後方切開傷口進行置換,傷口至少10 至15公分,且必須破壞髖關節外展的主要肌肉才能完成手術,因此病人術後常需臥床或3個月內須使用助行器輔助下床行走,再搭配復健計畫,才能讓下肢的力量恢復術前的水準,但仍存有未能完全恢復的風險。

簡先生術後回診一周,右腳已活動自如,正常行走無礙。
簡先生術後回診一周,右腳已活動自如,正常行走無礙。

隨著國外使用前側路手術方式技術漸趨成熟,國內亦有醫師開始使用前側路微創方式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方式為由大腿前側打開傷口,並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處進入,不但傷口縮小約只剩8公分,且因為不破壞任何肌肉,加上手術中以移動式X光機確定關節植入物正確位置,因此術後病人除了可立即下床活動之外,也減少關節脫臼的風險,可說是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一大突破。

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韓步禹主任也提及,臺灣雖然近幾年才開始發展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方式,但在歐美已逐漸成為髖關節置換的主流手術。本次簡姓男子的案例,羅東博愛醫院特別邀請3年內已施做超過500例,且經常在國外各地巡迴演講及示範手術的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楊傑思醫師前來指導,手術順利完成。自今年9月至目前(11月),羅東博愛醫院已完成近10例相關手術病例,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未來預期將讓該手術方式正式引進博愛醫院,讓宜蘭縣民日後都能享有新式手術所帶來的優勢與好處。

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處進入完成手術,傷口小、不破壞任何肌肉,術後即可下床。
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處進入完成手術,傷口小、不破壞任何肌肉,術後即可下床。

髖關節缺血性壞死肇因於血液循環系統的障礙使骨頭缺乏養分供給,進而造成骨頭壞死、結構崩塌,簡姓男子的病況即是髖關節疼痛變形,骨頭空洞化,因此必須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目前健保補助的人工髖關節,使用年限約10~15年,若搭配前側路入微創手術,將可望幫助病人輕鬆移除病痛、提早恢復健康的步行習慣。不過也提醒民眾,不同適應症適用不同手術方式,建議仍應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臺北榮總楊傑思醫師(右二)於博愛指導手術後,與博愛執行長許豪(中)、骨科韓步禹主任(左二)、鄭彥文醫師(右一)餐敘合影。
臺北榮總楊傑思醫師(右二)於博愛指導手術後,與博愛執行長許豪(中)、骨科韓步禹主任(左二)、鄭彥文醫師(右一)餐敘合影。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