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訓練取代鼻胃管 助病人重享生活的百般滋味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吞嚥訓練取代鼻胃管 助病人重享生活的百般滋味

2021/01/05
  • 葉書銘醫師
  • 2,169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927

李爺爺因病透過鼻胃管進食已3年,不能好好吃飯、品嚐食物的滋味,加上反覆因管路引起鼻腔疼痛與發炎,讓他幾次都萌發輕生的念頭,讓家人十分擔心。


在台灣,具有吞嚥咀嚼障礙的老人盛行率約有40%~60%,所謂吞嚥咀嚼障礙,輕微的情況如:咀嚼能力不佳、牙口不好;嚴重的情況包含僅能進食特定質地的食物、喝水或吞水都會嗆咳等,不只影響長輩的食慾,也可能造成體重減輕、脫水、營養不良或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根據統計,臺灣鼻胃管的使用率遠高於歐美與日本,其實是值得探討的議題,透過鼻胃管雖然可確保病人的營養攝取,但仍無法避免吸入性危險,對病人而言,除了食不知味讓人難耐外,置放鼻胃管的鼻腔不適、管路可能造成的潰瘍與發炎、口腔功能的退化等,都是讓病人苦不堪言的理由。

臨床上,病人因為難忍痛苦,自拔鼻胃管的比例一直存在,若借鏡日本與許多歐洲國家,對病人進行吞嚥訓練、使其透過重新學習再次以口就食,已逐漸成為這些國家的照護主流,大比例取代使用鼻胃管的照護方式。

現行的吞嚥訓練通常經由醫療院所為病人與家屬安排,內容包含牙醫師協助改善病人咀嚼障礙;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協助口腔肌肉訓練以及安全吞嚥相關的復健與復能、營養師則針對食物質地與營養進行指導,以及專業護理師的護理相關衛教等;耳鼻喉科醫師除了幫忙頭頸癌病人初期的治療,也能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評估病人吞嚥狀況,給予診斷、建議及訓練。吞嚥訓練在醫院中屬於跨單位團隊組成,專門服務有吞嚥障礙的病人與家屬。

吞嚥障礙治療部份依方法可以分為直接與間接治療;直接治療法就是直接給予適當的食物、注意進食的姿勢,在進食中訓練病人。有時輔以特殊技巧,如:孟德森吞咽法或上聲門吞咽法。而間接治療法為不給予食物,訓練及恢復患者失去的功能為主,如:溫度刺激法、臉部肌肉運動、舌部運動、Hawk運動(咽部肌肉運動)、喉部上提運動、Masako運動(增强舌根力量運動)等。

目前的吞嚥治療急需從醫院推廣至社區,然而在社區的吞嚥病人首先遇到的問題並不是病因,而是有沒有吞嚥障礙?吞嚥障礙有多嚴重?可以在社區治療還是應轉送醫院治療?

社區中,吞嚥困難病人常見合併多種疾病,除了不容易接受正規及頻繁的訓練外,多項功能缺損而不特異、無法接受完整的評估,以及參與的醫護人員有限等,都是需要一一克服的實際問題,因此目前社區或居家吞嚥治療的方式建議應以直接訓練法為主,即經過專業評估後,直接餵食適當質地的食物,並在餵食中訓練病人的吞嚥功能,包括以適當黏稠度的食物控制餵食量及姿勢,確保吞嚥安全,以及合併簡單而一般性的口腔與咽喉運動訓練。

有吞嚥困難的族群,除了年長者之外,包含腦傷、中風、腦瘤、腦外傷、神經退化性疾病、頭頸癌、口腔癌、舌癌、喉癌、鼻咽癌、老化及其他如ALS、帕金森氏症等病人,每位病人依狀況不同適用不同的運動訓練,過程雖然辛苦耗時,但若能復能成功、順利為病人拔除鼻胃管,將能正向鼓勵病人更樂觀看待疾病與生活。民眾可至醫療院所的復健醫學科或吞嚥機能重建中心進一步了解諮詢。


文章登載於康健雜誌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