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感揮之不去 青少年尋求身心科支援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厭世感揮之不去 青少年尋求身心科支援

2021/07/15
  • 陳彥蓉醫師
  • 1,221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1188

16歲小立單獨來到身心科診間,訴說心裡有個缺口讓他不想活,他明白表示家裡的經濟狀況無虞,但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厭世感揮之不去;17歲的蕾蕾因為爸媽離異,不在身邊,小小年紀一方面要顧課業,同時得一肩扛起照顧重病祖父母的責任,她來到診間,哭著跟醫師說:她快要撐不下去了。

近期校園自殺事件頻傳,青少年的身心問題浮上檯面,其實造成青少年沉重壓力的原因很多,除了案例中來自家庭的困難之外,還有許多壓力是源於家長對課業的期望所造成的壓力,或是更多時候是來自人際關係,包含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與虛擬世界的社群媒體。

其中就屬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最難讓家長理解,但卻影響青少年甚多,臨床上因為網路霸凌而就診的青少年不在少數,家長千萬不能輕忽。也提醒家長:青少年宣洩情緒或分享困擾的管道經常是同儕或網路上的社群媒體,因此,如果希望孩子多與自己分享心中的困擾,家長必須掌握一些陪伴的技巧,例如:不帶批判的傾聽、理解他的興趣等。

與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他才會把難過的事與你分享。這是我經常提醒家長的兩句話,以線上遊戲與追星為例,建議家長找到方法去支持孩子的興趣,而不是一味的批評:「不讀書,沉迷這個做什麼?」

因為家長或師長的社會經歷較豐富且心智相對成熟,往往容易將孩子重視的事視為小事,或倚老賣老的給予意見,但如果一次、兩次地否定孩子的興趣,孩子未來就不會願意再與大人分享其他事情。最令人擔心的是,孩子一旦出現負面情緒,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比較容易將宣洩的管道轉往同儕或社群媒體。

此外,若孩子真的勇敢地對大人坦承負面情緒甚至輕生的念頭,大人們應平心靜氣,找個單獨的空間傾聽孩子的困難,千萬不要懼怕或否定孩子的想法,或者用「不要想就好了」等推遲言語,以避免錯失孩子第一時間得到支援的機會。

學者Kalafat,J(1990)也曾經提出青少年若想自殺,事前其實有警訊,他將警訊以「FACT」統整,包括:

  • 感覺(Feeling)指的是當青少年呈現無望的、害怕失控、感覺無助、無價值感、過度的罪惡感和羞恥感、痛恨自己或出現持續的焦慮與憤怒,表現的言語包含:「事情不可能變好了」,或是「沒有我,別人會更好」等。

  • 行動或事件(Action or Events):談論或撰寫有關死亡或毀滅的情節、最近經歷死亡或關係破裂、失去自尊或宗教熱忱、表現焦躁不安、魯莽或攻擊,以及藥物或酒精濫用;

  • 改變(change):包括人格的改變,如冷漠、退縮、厭倦或消沉,行為的改變如睡太多或失眠、飲食習慣改變、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等;

  • 惡兆(Threats)則可能出現言語如「流血留多久才會死?」、威脅如「沒多久我就不在這裡了。」、計畫如:送走喜歡的事物、研究藥物或武器,或開始出現服藥過量或割腕的企圖等。

當孩子出現上述徵兆,家長或老師千萬要嚴肅以待,保持傾聽、不評斷,並表達關心與支持,在尋求協助資源的同時,若情況危急,不要讓自殺傾向者獨自一人。


近幾年的研究發現,身心問題除了外在原因導致的壓力之外,也有一大部分來自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或荷爾蒙的影響。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身體荷爾蒙及心智發展轉變最劇烈的風暴中,因此如果老師家長或青少年發現有無法解決的困境,建議尋求學校諮商體系或醫療院所身心科資源的協助。早期社會對求診身心科有很多疑慮,但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求診身心科就像是為了緩解情緒的小感冒,是健康的求助行為,應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切勿諱疾忌醫徒留遺憾。

文章同步刊登康健雜誌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