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問題就醫的多重選擇:淺談身心科居家治療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身心問題就醫的多重選擇:淺談身心科居家治療

2023/04/10
  • 杜明哲 醫師
  • 532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1825

生病就是要到醫院看醫生,似乎是多數人面對疾病的基本認知。但其實要看病不一定只能在「醫院」,「在家」也可以接受到一定程度的醫療服務,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新的就醫觀念。

關於「居家治療」最容易想到的是醫療團隊到家中協助罹病卻不方便移動到醫院的個案處理三管(鼻胃管、尿管、氣管內管)及其他生理問題,然而身心方面的問題很多時候因為個案的活動力並未受限卻不願就醫而讓家屬感到束手無策。「身心科居家治療」的服務正好能解決這類個案及其家屬的燃眉之急。

「身心科居家治療」服務的對象可粗略分為兩大類

分別是「生理上不能來」與「心理上不能來」而無法規則服藥及接受門診治療的個案。但要納入身心科居家治療有個核心的大前提,就是個案「必須」是要「主動願意」或至少「被動不排斥」醫療團隊的介入。「生理上不能來」的個案常見是老化、失智或生理外傷後導致行動不便、或者是極度仰賴維生系統者,這類個案的就醫家屬往往得面對繁複交通問題及生命徵象突發變化的心理壓力,許多家屬很可能就選擇不處理心理問題來減少額外的麻煩。「心理上不能來」的個案常見是嚴重的情緒障礙(憂鬱到足不出戶)、焦慮症狀(如強迫症狀導致覺得外頭很髒不敢出門)、或是過度沉浸在精神症狀中而嚴重缺乏病識感。過去執行居家治療的經驗知道這類個案很可能沒那麼高的主動意願,在訪視過程個案可能會提到「下次不用來,這樣你們會麻煩」的軟釘子,但通常給予溫和的態度他們並不會排斥醫療人員來家中走走、聊聊、探望一下。當然,若個案堅決不願接受治療,在尊重個案自主意願及不損害醫病關係的考量下,居家治療不會也不能硬性執行。若個案的精神狀態極度不穩到可能導致自傷、傷人風險或行為時,將改由「強制住院治療」或「強制社區治療」介入。

 

雖然「身心科居家治療」帶來很多便利性,家屬仍會因不知如何啟動及費用會不會很昂貴的問題而卻步。其實,家屬只要徵得個案同意,替個案掛號及來院陳述病情與提出申請即可,申請通過將會有醫療團隊跟家屬聯繫探訪的細節。費用方面,居家治療收費等同來院看診的費用,並無須負擔車馬費。通常是探視後的三日內,由家屬代替個案至醫院向醫療團隊領取藥單及繳費單進行櫃檯的繳費與領藥即可。

身心疾病即使在現今的廿一世紀還是很容易被忽略,它造成的個人心理負擔、家人的情緒負擔都相當巨大,妥善的治療能緩解疾病的惡化、維護心靈的健康、促進賦歸社會的動力,對於不能來院的個案「居家治療」無疑是雙贏的選項。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