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東博愛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宋卓俍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該如何提升老後的生活品質是重要的議題。社區中或許可見到70多歲的銀髮族因關節退化而走路緩慢、時走時停,卻也不乏高齡90歲長輩仍步履穩健。
診間曾有1名年逾90歲的阿嬤,在家人的陪同下來評估更換膝關節。她過去因膝蓋疼痛、無力,成天在家不願出門,但因曾孫出生,阿嬤還希望多陪曾孫四處旅遊,因此下定決心動手術。儘管術後5年,她因慢性疾病過世,但她仍有5年時間可以自在行動。
人體的關節非常多,關節可視為齒輪旋鈕,最常磨耗的就是膝關節與髖關節。當關節內軟骨磨損殆盡後,少了軟骨作為中間緩衝,骨頭碰骨頭就會疼痛,甚至會痛到走不了、蹲不下,就是退化性關節炎。而置換新的人工材質關節,術後妥善復健並搭配循序漸進且合適的肌力訓練,大多能夠使用超過20年,甚至餘生的活動力都不需擔憂。
目前人工髖關節手術甚至還有對肌肉傷害更小的手術方式,如正前開(DAA)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臨床經驗顯示,平均住院天數約3-4天,術後搭配疼痛控制輔助及復健治療,1天內即可下床進行適應關節的簡單活動,2週至1個月內幾乎已可恢復原有的生活,甚至有老農夫1個月後就荷鋤下田工作去。
更換人工關節後,病人可以重拾原本的慢跑、登山等興趣愛好。但要切記仍要「善待」自己的新關節,各項運動訓練務必循序漸進,也建議尋求專業的治療師、教練團隊評估協助,達到最好且安全合宜的效果,畢竟更換的只有關節,肌肉、韌帶、骨頭都仍是自己原本的同一組零件。
人工關節手術是功能性手術,也就是說,不換並不會危及生命,但換了卻能提升肢體功能、大大改善生活品質,不少病人動完手術後都直呼:「早知道早點來動手術。」
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