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睡眠已成為影響許多人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問題。長期失眠不僅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低落,還可能增加焦慮、憂鬱、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異常的風險。許多患者會選擇服用安眠藥或依賴咖啡因來改善睡眠,但這些方法可能帶來依賴性或副作用,且無法真正解決失眠的根本問題。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無藥物依賴性的治療方式,成為失眠患者的重要需求。
rTMS 與慢性失眠的關聯
重覆經顱磁刺激術(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大腦刺激技術,透過磁場影響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活動,來調整大腦功能連結。近年來,rTMS 已廣泛應用於憂鬱症、焦慮症與慢性疼痛等神經精神疾病,最新研究也顯示它可能對慢性失眠有明顯改善作用。
1. rTMS 如何影響睡眠?
研究發現,慢性失眠與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性連結異常有關,而 rTMS 可以透過調整這些連結來改善睡眠品質:
(1) rTMS 可調控前額葉皮質(DLPFC)、島葉(LINS)與內側前額葉皮質(MPFC)的功能性連結,這些區域與情緒調控、壓力反應和睡眠品質密切相關。
(2) 接受 rTMS 治療後,患者的睡眠品質明顯提升,入睡時間縮短,夜間醒來次數減少,焦慮與憂鬱症狀也有所改善。
(3) rTMS 可促進低頻α節律(8-10Hz)的同步性,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放鬆狀態,有助於進入深層睡眠。
2. rTMS 在不同類型失眠與睡眠障礙中的應用
(1) 慢性失眠(CID):刺激雙側 DLPFC、右頂葉皮質與初級運動皮質(M1),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狀。
(2) 不寧腿綜合症(RLS):刺激雙側 M1 腿部區域、左初級體感皮質與左M1,有助於緩解症狀。
(3)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S)與嗜睡症:目前研究結果仍不明確,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效果。
3. rTMS 的治療流程與安全性
- rTMS 治療通常需要多次療程,每次約 20-30 分鐘,患者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治療。
- 一般建議至少進行 10-20 次療程,效果可能在數週內逐漸顯現。
- rTMS 屬於非侵入性治療,無需麻醉或手術,副作用相對較少。
- 可能出現輕微副作用包括短暫頭痛、頭皮刺激感或輕微不適,會在數小時內消失。
- 極少數可能會有輕微癲癇風險,但發生率極低,治療前會進行適當評估,確保安全。
rTMS 為失眠患者提供了一種創新且安全的治療選擇,特別適合因大腦功能性連結異常導致的失眠,或是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它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還能減少焦慮與憂鬱,提升整體心理健康。若您正受失眠困擾,歡迎洽詢本院身心科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 rTMS 治療。
如需進一步諮詢,請撥打 03-9543131 分機 3676,與 rTMS 個管師聯繫。
參考文獻
Lanza, G., Fisicaro, F., Cantone, M., Pennisi, M., Cosentino, F. I. I., Lanuzza, B., Tripodi, M., Bella, R., Paulus, W., & Ferri, R. (2023).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rimary sleep disorder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67, 101735. https://doi.org/10.1016/j.smrv.2022.101735
Zhou, Q., Liu, Z., Yu, C., Wang, Q., Zhuang, W., Tang, Y., Zheng, T., Yu, H., & Zhou, D. (2024).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an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pared to mo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controlled trial. BMC Medicine, 22(1), 538.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4-03751-y
Zhu, L., Dang, G., Wu, W., Zhou, J., Shi, X., Su, X., Ren, H., Pei, Z., Lan, X., Lian, C., Xie, P., & Guo, Y. (2023).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hanges are correlated with sleep improvement in chronic insomnia patients after rTMS treatment.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17, 1135995. https://doi.org/10.3389/fnins.2023.113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