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回饋與認知行為治療在改善失眠的角色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生理回饋與認知行為治療在改善失眠的角色

2025/03/19
  • 蔣慈馨 臨床心理師
  • 446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2684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統計,平均每 5 個台灣人中,就有 1 人受到失眠困擾。更驚人的是,全台每年服用的安眠藥總量,累積起來足以堆成 4000 多座 101 大樓!雖然藥物能快速緩解睡眠問題,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副作用與依賴性,對於孕婦、高齡者等特定族群更有所限制。因此,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目前認定「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為治療失眠的首選非藥物療法,並已證實其有效性。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能夠長期改善睡眠問題,主要透過以下方式來調整睡眠習慣:

  • 睡眠限制:縮短過度躺床的時間,減少身體對床與「清醒」的聯結,提升睡眠驅動力及睡眠效率。
  • 刺激控制:強化「床—放鬆—睡覺」的聯結,例如僅在感到睏倦時上床,避免在床上滑手機、看電視或想煩心事。
  • 認知重塑:改變對失眠的焦慮與誤解,減少因擔心睡不著而產生的壓力。

600-%E5%83%85%E5%9C%A8%E6%84%9F%E5%88%B0%E7%9D%8F%E5%80%A6%E6%99%82%E4%B8%8A%E5%BA%8A%EF%BC%8C%E9%81%BF%E5%85%8D%E5%9C%A8%E5%BA%8A%E4%B8%8A%E6%BB%91%E6%89%8B%E6%A9%9F%E3%80%81%E7%9C%8B%E9%9B%BB%E8%A6%96%E6%88%96%E6%83%B3%E7%85%A9%E5%BF%83%E4%BA%8B%E3%80%82.jpg

此外,搭配生理回饋(Biofeedback)治療,能有效幫助失眠者掌握自律神經的平衡。透過精密儀器測量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生理指標,如心跳速率、呼吸頻率、肌肉活動或膚溫等,並即時將數據呈現在影音畫面中,讓患者更能察覺自身生理狀態。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將學習心跳變異率調控、呼吸或漸進式肌肉放鬆等技巧,以主動調整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讓身體進入放鬆與休息的狀態,從而改善因壓力、焦慮或過度警覺導致的失眠問題。

睡眠自我檢測:

%E7%9D%A1%E7%9C%A0%E9%87%8F%E8%A1%A8.png

若您在第 5 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睡眠困擾情況落在 2 分以上,且自覺白天精神不繼或睡眠品質不佳,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以進一步評估並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 提供專業的失眠治療
如果您正受到失眠困擾,希望透過非藥物方式改善睡眠,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提供完整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與生理回饋治療,由專業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評估並客製化治療方案,幫助您建立更健康的睡眠模式。如需進一步諮詢,請撥打 03-9543131 分機3766,與專業醫療團隊聯繫。

%E7%94%9F%E7%90%86%E5%9B%9E%E9%A5%8B%E8%88%87%E8%AA%8D%E7%9F%A5%E8%A1%8C%E7%82%BA%E6%B2%BB%E7%99%82%E5%9C%A8%E6%94%B9%E5%96%84%E5%A4%B1%E7%9C%A0%E7%9A%84%E8%A7%92%E8%89%B2.jpg


文獻參考及資料來源:

  1.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Taiwan Society of Sleep Medicine, TSSM)年度報告。
  2.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 的安眠藥使用數據。
  3. Morin, C. M., & Benca, R. (2012). "Chronic insomnia." The Lancet.
  4. Schwartz, M. S., & Andrasik, F. (2017). "Biofeedback: A Practitioner's Guide." The Guilford Press.
  5. Buysse, D. J., Reynolds, C. F., Monk, T. H., Berman, S. R., & Kupfer, D. J. (1989).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 Psychiatry Research.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