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ADHD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淺談ADHD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

2025/03/20
  • 兒童心智科 林以蓉醫師
  • 2,188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2687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疾病,主要源自於患者的前額葉生長發育較他人緩慢,導致其分泌的多巴胺水平較低或不平衡,也影響到全球數百萬的兒童及成人。ADHD的症狀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和衝動行為,這些症狀對個人的學習、工作,以及社交關係造成重大影響。隨著對ADHD認識的加深,治療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從藥物治療到各種非藥物介入方法,均為患者提供了選擇。我們將探討ADHD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分析其效果與處理方式。

%E6%B3%A8%E6%84%8F%E5%8A%9B%E4%B8%8D%E8%B6%B3%E9%81%8E%E5%8B%95%E7%97%87%EF%BC%88ADHD%EF%BC%89%E6%98%AF%E4%B8%80%E7%A8%AE%E5%B8%B8%E8%A6%8B%E7%9A%84%E7%A5%9E%E7%B6%93%E7%99%BC%E5%B1%95%E7%96%BE%E7%97%85%EF%BC%8C%E4%B8%BB%E8%A6%81%E6%BA%90%E8%87%AA%E6%96%BC%E6%82%A3%E8%80%85%E7%9A%84%E5%89%8D%E9%A1%8D%E8%91%89%E7%94%9F%E9%95%B7%E7%99%BC%E8%82%B2%E8%BC%83%E4%BB%96%E4%BA%BA%E7%B7%A9%E6%85%A2%EF%BC%8C%E5%B0%8E%E8%87%B4%E5%85%B6%E5%88%86%E6%B3%8C%E7%9A%84%E5%A4%9A%E5%B7%B4%E8%83%BA%E6%B0%B4%E5%B9%B3%E8%BC%83%E4%BD%8E%E6%88%96%E4%B8%8D%E5%B9%B3%E8%A1%A1%E3%80%82.jpg

ADHD的藥物治療

ADHD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中樞神經興奮劑和非興奮劑。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利他能(Methylphenidate)是ADHD的第一線治療藥物,以及非興奮劑的思銳(Atomoxetine)等。這些藥物能有效改善注意力、專注能力及行為衝動性。研究表明,適當劑量的藥物治療能顯著改善ADHD患者的學業表現及社交能力。

ADHD%E7%9A%84%E8%97%A5%E7%89%A9%E6%B2%BB%E7%99%82.jpg

例如,根據臨床試驗,約有70%至80%的ADHD患者在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後,能顯著減少核心症狀的表現。同時,這些藥物的作用通常在服用後30分鐘至2小時內開始見效,並能持續數小時。然而,藥物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對特定藥物的反應較差。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是家長特別關心的議題。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 食慾降低及 體重下降
  • 失眠
  • 抽搐 動作

 這些副作用在學齡前的孩童中尤為明顯,因此會建議家長在用藥前,確保孩童已經進食,並避免在晚上服用(建議下午2點以前服用完畢),以減少失眠的風險。藥物的選擇需要根據孩童的具體情況,並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後,才會決定使用何種藥物。

%E5%BB%BA%E8%AD%B0%E5%AE%B6%E9%95%B7%E5%9C%A8%E7%94%A8%E8%97%A5%E5%89%8D%EF%BC%8C%E7%A2%BA%E4%BF%9D%E5%AD%A9%E7%AB%A5%E5%B7%B2%E7%B6%93%E9%80%B2%E9%A3%9F.jpg

ADHD的非藥物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同樣在ADHD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建議將行為治療、教育介入及家庭支持結合使用,以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非藥物治療的選擇包括:

1. 行為介入療法:這是針對ADHD患者的基本治療方式。行為介入強調通過強化積極行為及減少消極行為的方式來改善患者的行為模式。具體方法包括:

 - 設立清晰的規則和期望:家長和教師應共同制定明確的行為規範,並確保所有相關人士都能遵循這些規則。

 -使用代幣獎懲制度,獎勵符合規定的行為,即時給予反饋:對孩童的行為變化要即時給予反饋,無論是正面的獎勵還是負面的後果,這樣能幫助孩童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 制定日常作息表行為介入療法的有效性在於其能讓患者明白行為的後果,並學會自我管理。研究也顯示,這類治療對於學習、親子關係及社交技巧的改善具有良好的證據支持。

%E5%B0%8D%E5%AD%A9%E7%AB%A5%E7%9A%84%E8%A1%8C%E7%82%BA%E8%AE%8A%E5%8C%96%E8%A6%81%E5%8D%B3%E6%99%82%E7%B5%A6%E4%BA%88%E5%8F%8D%E9%A5%8B%EF%BC%8C%E7%84%A1%E8%AB%96%E6%98%AF%E6%AD%A3%E9%9D%A2%E7%9A%84%E7%8D%8E%E5%8B%B5%E9%82%84%E6%98%AF%E8%B2%A0%E9%9D%A2%E7%9A%84%E5%BE%8C%E6%9E%9C%EF%BC%8C%E9%80%99%E6%A8%A3%E8%83%BD%E5%B9%AB%E5%8A%A9%E5%AD%A9%E7%AB%A5%E7%90%86%E8%A7%A3%E8%87%AA%E5%B7%B1%E7%9A%84%E8%A1%8C%E7%82%BA%E5%B0%8D%E4%BB%96%E4%BA%BA%E7%9A%84%E5%BD%B1%E9%9F%BF%E3%80%82.jpg

2. 職能治療:職能治療專注於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幫助他們在學校和家庭中有效地運作。這可以通過技能訓練來達成,例如時間管理、組織能力及社交技巧的提升。職能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需求,設計個性化的治療計劃,並與家長和教師合作,以確保患者在不同環境中的一致性支持。

3. 神經回饋治療:這種方法利用生物反饋技術,幫助患者瞭解自己的腦波活動,從而學會控制注意力和衝動行為。在一些研究中,神經回饋治療顯示出對ADHD症狀的減輕作用,雖然目前的證據仍較弱,但考慮非藥物治療的患者亦可以參考,有需要可至羅東博愛醫院身心科門診諮詢。

4. 運動與飲食調整:日常的身體運動對ADHD患者的症狀管理也有積極的影響。研究指出,有氧運動如跑步和遊泳可以促進大腦內的多巴胺釋放,進而改善注意力和專注力。此外,飲食方面的調整,如減少加工食品和糖的攝取,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攝入,也有證據顯示有助於ADHD症狀的改善。

%E9%81%8B%E5%8B%95%E8%88%87%E9%A3%B2%E9%A3%9F%E8%AA%BF%E6%95%B4%EF%BC%9A%E6%97%A5%E5%B8%B8%E7%9A%84%E8%BA%AB%E9%AB%94%E9%81%8B%E5%8B%95%E5%B0%8DADHD%E6%82%A3%E8%80%85%E7%9A%84%E7%97%87%E7%8B%80%E7%AE%A1%E7%90%86%E4%B9%9F%E6%9C%89%E7%A9%8D%E6%A5%B5%E7%9A%84%E5%BD%B1%E9%9F%BF%E3%80%82_.jpg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與處理

儘管藥物治療能有效改善ADHD症狀,但其副作用卻是不能忽視的問題。除了上述的常見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等較嚴重的反應。這些情況需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可能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家長在管理孩童的藥物治療時,應定期觀察孩童的行為變化、食慾及睡眠情況,並適時向醫生反映。為減少副作用的影響,醫生可能會建議在藥物治療的初期,從低劑量開始,然後逐漸增加至有效劑量。在此過程中,父母的支持與配合至關重要。

有ADHD的孩童如果不經治療或特別處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在課業學習、人際關係 方面,都比較容易遇到問題,包括:(1)課業學習及表現不理想、(2)人際關係不好,易受同儕排擠、(3)時常遭到父母或老師責罵,缺乏自信、(4)合併續發的親子關係、學校及社會適應不 良、學習障礙、及情緒問題,研究顯示未治療的孩童在未來較容易併發情緒疾患(如憂鬱症、 焦慮症)和物質濫用疾患。

所以及早準確診斷ADHD及治療都至關重要,ADHD的治療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各有其優勢。藥物治療能迅速改善症狀,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需在兒童心智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非藥物治療則提供了持續的行為支持,並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最理想的情況是,藉由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的結合,為ADHD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改善。

博愛醫院兒童心智科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診斷,提供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親職教育與個別化輔導,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學習與生活。

如需進一步諮詢,立即掛號 兒童心智科 林以蓉醫師,讓我們一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E6%B7%BA%E8%AB%87ADHD%E7%9A%84%E8%97%A5%E7%89%A9%E5%92%8C%E9%9D%9E%E8%97%A5%E7%89%A9%E6%B2%BB%E7%99%82_%E9%85%8D%E5%9C%96.jpg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