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到你家-淺談營養師在長期照顧的角色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營養師到你家-淺談營養師在長期照顧的角色

2020/12/25
  • 楊士勳營養師
  • 4,512
  • 複製連結
    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910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於1997年由當時的行政院衛生署開始推動,但由於當時政策所核定的預算極為有限,因此對於資格的限制相當嚴格,且服務項目不多,甚至只有25.6%的民眾「聽過」長照這個名詞。隨著台灣人口變遷,台灣已於2018年正式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演變成超高齡社會。屆時,每10個人當中,就會有4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而這4位中將有1人是85歲以上的超高齡老人。

有鑑於長照1.0仍有許多改善空間,加上台灣老年人口逐年攀升,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以「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為首要建構目標,擴大服務對象、增加長照服務的項目,並整合社區照顧模式,提供民眾優質平價且普及的服務。相較於長照1.0,長照2.0強調的是個案「能做的事」,以個案能做及想做的事做為復能的首要目標,使個案能夠恢復原本的識能,讓他們找回生活的意義。

近年來,肌少症及衰弱症逐漸受到醫療界重視。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生理器官功能退化,進食及吸收能力下降,進而連帶影響本身的營養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質量漸漸下降,甚至開始有體重減輕與活動力變弱的情形。因此足夠的營養攝取,在預防及改善衰弱、肌少症的議題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營養師在這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是針對這些營養不良風險的高危險族群,依照其個別活動狀況、疾病、身高、體重等,評估個案的熱量、三大營養素及各項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是否足夠,進而去擬定一系列的營養建議。在原版公告的長照服務手冊中,營養師主要能夠執行的項目是「營養照護」及「進食與吞嚥照護」。在開始執行長照服務後,會發現有時候個案的問題並不是單一專業的介入就能改善。最常遇到的問題便是可能一個個案因為進食量不足照會了營養師,但真正造成個案進食不足的原因卻可能是因為病人的吞嚥問題或是其他精神上的問題所導致。因此,在照顧長照個案真正需要的是各項專業的溝通及學習,而不是固守自己的專業,才能真正讓個案更能達到我們所訂下的目標。

於是新版的長照手冊中,放寬了各個服務項次中能夠介入的專業職別,也規定了某些服務必須橫跨兩個以上的專業介入才能合乎申報的規定,而這也在在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因此營養師在長期照顧中,應該脫離臨床疾病營養照顧的思維,以病人為中心擬定一系列的的照護策略,並適時的參考其他專業團隊的意見,在居家整合醫療中才能提供優質適切的照護。

複製成功